4月、5月两个月里,港口60%大红颗粒从最高的2400元左右到现在的1900元左右,最大下跌了约500元;港口62%白钾从最高的2250元左右到现在的1800元左右,下跌了约450元;边贸62%白钾从最高的2100元跌到现在的最低1550元,下跌了约550元;国产60%钾市场流通到站价从最高的2050元左右到现在的1750-1800元,也下跌了近300元。总体来看,两个月里氯化钾价格跌幅高达20%。
暴跌的原因,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供大于求。首先,港存总数接近400万吨,长期处在历史高位,而由于国际疫情关系,除非生产商处发生集中疫情,否则我国的后续到货量预计将只多不少;其次,经济大环境正在承受严峻考验,涉农行业虽然相对安全,但是业内各项操作普遍持谨慎态度,宁可无功不能犯错的思维意识下对于需求又怎敢看好?更何况淡季依然漫长。
不过预计再往后氯化钾价格的回落要放缓了。因为当前的价格距离新大合同返利后的最低成本线已经是毫米之遥,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这样的价格都是处在近十几年来的低端的。再者,近日不少下游厂商对于低价的氯化钾已经磨拳霍霍、跃跃欲试了,尤其是跌的最惨的边贸氯化钾,哪怕一年一季的市场才结束不久,有周边工厂已经做了适量的采购。
原本被认为会再次大幅降价的盐湖钾肥,其6月份新价格刚刚出台,结果却是保持稳定,只是多了一个小小的月度奖励政策。这样的“态度”,也被部分业内解读为氯化钾价格应该即将触底了。当国产钾与进口钾“共渡难关”,下游的观望情绪注定会有所瓦解,而一旦大单成交增多,卖方很可能会将成本价调涨到较合理的水平,尤其是在进口钾后续到货量暂时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也不乏可炒的东西。
但氯化钾真的是苦日子熬到头了吗?笔者觉得如果不久后真的发生了上述的反弹也不必立即做出反应,很简单,供大于求的大势不变咱们就还是需要维持谨慎;不过下游有持续生产需要的工厂客户对此还是需要警惕的,可以考虑适当提前、增量采购,防止可能出现的因炒涨而暂时货紧或被迫临时采买高价原料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