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动力煤供应增速高于需求增速

   日期:2020-01-14     来源:光大期货    
核心提示:  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为化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所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到2019年已经历时四个年头。我国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
  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为化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所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到2019年已经历时四个年头。我国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8.1亿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产能利用率已经从2016年的59.5%上升到2018年的70.6%.2019—2020年,煤炭行业仍有1.8亿吨左右的去产能空间,调控目标也已经由总量去产能变为结构性去产能。煤炭行业利润逐渐改善,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回升。2016年行业投资增速为-24.21%,2017年为-12.82%,2018年为5.9%,2019年1—11月行业累计投资增速水平为27.3%,至此,煤炭行业投资增速再度转为两位数增长。随着改革继续深化,新增产能陆续投产,有效供给增加,煤炭产量再创新高,供应趋于宽松,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19年1—11月我国原煤产量为340721万吨,同比增长4.5%.全年产量增速两头低中间高,从2019年5月起,连续7个月月产量超过3.1亿吨。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3373处,产能35.3亿吨/年;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1010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64处)、产能10.3亿吨/年,其中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203处,产能3.7亿吨/年。其中,西部五省份的生产产能和在建产能约占全国煤炭产能的一半。根据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撰写的《中国煤炭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预计到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总产能为45亿—47亿吨,产量37亿吨左右,产能利用率超过75%.产能过剩问题基本缓解,行业生产集中度大幅提高。到2020年,全国煤矿数量或将缩减至5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比将大幅上升至82%.
 
  进口政策精准灵活
 
  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和蒙古。2019年1—11月,全国共进口煤炭29929.6万吨,同比增长10.2%.至此,2019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总量,其中7、8、9月月进口量持续超过3000万吨。为保护环境、改善国内供应过剩格局,把供给侧改革成果留在国内,我国自2017年开始对于煤炭进口采取诸如严控劣质煤进口、限制部分口岸煤炭进口业务、贸易企业禁止报关、“一船一议”、延长通关时间等调控措施。上述措施实施以来,2017、2018年进口量分别为2.7亿吨、2.81亿吨,进口增速分别为6.1%、3.9%.2019年部分时间、部分口岸也采取了限制煤炭进口、禁止靠泊、通关时间延长等措施,12月进口量即使与2018年的1000万吨持平,全年进口总量也已经超过3.1亿吨,不再刻意强调“平控”目标,而是采取更为灵活的调控节奏,给终端用户保留一个低价煤采购渠道。从调控的初衷看,我国煤价波动区间缩窄,平稳运行,中长期合同价格始终稳定在绿色区间(500—570元/吨),市场煤价格也逐渐回落,2019年四季度进入绿色区间,调控初衷已经实现,实施过于严苛的进口控制措施的前提已经不存在。
 
  一方面进口煤在我国华南、华东部分电厂中有一定的刚性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煤炭南北运距长、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进口煤价格优势明显,2019年年初内外价差一度高达120元/吨,进口利润显著,在七八月份用煤高峰期内外价差持续在70—80元/吨,使用进口煤可以有效摊平采购成本,下游用户进口意愿较强。调控手段趋温和,预计2020年进口总量持平或略增。从调控的角度看,进口煤满足了华南、华东地区企业的刚性需求;在我国实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允许电厂采购进口煤有利于降低企业发电成本;现阶段国内煤价平稳波动、价格区间缩窄,无需采取更为严苛的限制措置,2.8亿—3.2亿吨的进口量符合国内市场需求,2020年进口政策大概率延续温和、阶段性的方式。调控趋严的前提是煤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且还要考虑到复杂的国际形势,因此我们认为2020年进口总量持平或者小幅增长,呈前高后低的概率较大。
 
  需求增速依然平稳
 
  我国煤炭消费主要用于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及民用领域。其中,燃煤发电占比最高,为54%左右。
 
  2019年火电增速大幅回落,2020年有望小幅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647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增速较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6%、5.4%、18.8%、7.4%和13.3%.受宏观环境影响,我国发电量增速从2018年的6.8%回落到2019年前11个月的3.4%.因2019年上半年来水较好,水电挤出效应突出,火电增速回落更为明显,从2018年的6%大幅回落至2019年前11个月的1.6%.
 
  2019年水电前高后低,同比增长5.4%,2020年枯水概率较大。2019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0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增速比2018年提高1.3个百分点,挤占了部分火电份额。预计2020年大概率处于枯水年,水电增速难以维持,回归到常态3%左右增速的概率较大。
 
  钢铁领域增速可能趋缓,建材、化工领域有望延续高增长。2019年1—11月,我国粗钢产量90417万吨,同比上涨7%,2018年同期增速为6.7%;生铁产量73893万吨,同比上涨5.1%,2018年同期增速为2.4%;水泥产量213040万吨,同比上涨6.1%,2018年同期增速为2.3%;平板玻璃产量84843万重箱,同比上涨6.9%,2018年同期增速为1.2%.从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来看,2019年钢铁、建材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2020年钢铁领域增速或放缓,建材板块中水泥价格保持高位,行业景气度较好,高增长有望延续。
 
  新型煤化工行业未来有望成为煤炭消费新亮点。我国煤化工行业包括传统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煤制合成氨制尿素等,发展相对平稳。新型煤化工包括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随着产业升级,新型煤化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煤炭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贸易摩擦依旧,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房地产领域依然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未来煤炭需求的增长依然寄希望于火电修复及建材、化工等领域的增长,预计整体需求增速依然平稳。
 
  今年将缓慢去库存
 
  2019年北方港口库存大部分时间高位运行,终端也继续采取高库存策略,避免了旺季追涨,有效熨平价格波动。截至2019年10月底,北方港口、重点电厂、沿海六大电厂库存分别比2018年同期高15%、5%、3%.只有长江口库存因南北价格持续倒挂,比上年同期低10%,缓慢去库。预计2020年终端库存同比会略有去化,但考虑到议价能力及对于煤价下行空间有限的预期,终端仍会保持大约20天以上的可用库存。去库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数量的大幅下降。
 
  铁路运力持续增长。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输量的决策部署,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实施《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品供给,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9亿吨,较2017年增长30%,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较2017年增运6.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较2017年产运比提高15个百分点。随着新货运专列投入运营、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集运站陆续完工投入使用、新车皮增加,我国铁路煤炭发运量持续增长。2019年1—11月,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2.4亿吨,同比增加7000万吨,同比增长3.1%.1—10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量的57.06%.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煤炭发运占铁路货运的比重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蒙冀线将进一步发力,浩吉铁路2019年9月通车,未来1—2年周边配套设施也将逐渐完善,预计2020年浩吉铁路运量为6000万吨。未来我国煤炭运输力量比较有保证,运输瓶颈问题渐成历史。
 
  2020年行情展望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已历时四年,经历了淘汰落后产能、治理超能力生产,优质产能陆续投产,行业、产业区域集中度都有明显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大为改善,供应也由2016年改革初期的巨大缺口变为供应有保障,并逐渐趋于宽松。2020年,随着前期新增产能逐渐投产,优质产能持续释放,供应总量将进一步趋宽松。进口方面,调控政策的精准性、灵活性显著提升,电价改革的大背景下也需要低价优质进口煤作为有效补充,进口政策大概率延续温和、阶段性的方式,对于2020年进口总量,我们维持持平或略增的判断。煤炭总需求增速依然偏温和,其中火电有望小幅回升。综合来看,2020年动力煤市场供应增速高于需求增速,全年价格重心将进一步下移。电厂的库存策略对于价格波动节奏依然有较大影响,市场煤价格波动空间将继续缩窄,预计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格运行区间为500—590元/吨。风险因素在于: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进口煤政策超预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证061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