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准入、能耗指标管理、工程咨询“走出去”

   日期:2020-05-29     来源:中化新网    
核心提示:两会声音|化工园区准入、能耗指标管理、工程咨询走出去、推进油头化尾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两会声音|化工园区准入、能耗指标管理、工程咨询“走出去”、推进“油头化尾”……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发表讲话。闭幕会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通过了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通过了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0年中央预算;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冯忠华辞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新华社)
 
  2、加快工程咨询业“走出去”步代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界重视对外工程承包,工程咨询“走出去”意识淡薄。西方国家长期对国际咨询行业的垄断,也加重了我们进入这一高端行业的畏难情绪。建议一是由主管部门商务部联合住建部、发改委等部委系统研究,协同行动。二是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设计院、工程公司等从事工程咨询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三是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工程咨询公司在中国境内与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四是举办高端国际工程咨询培训班。五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和国家,并购相关的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化工报)
 
  3、保持农药产业链健全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农业农村部农药研制与施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罗金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跃居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主要的农药出口国。一些很有潜力的农药企业,在升级改造、搬迁入园时,却因为“有色眼镜”受到了阻碍。建议一是要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农药行业发展的全面规划与布局,保持产业链的健全,在研发、生产、应用、推广上稳定产业链的发展。二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适宜的地点,建立几个农药专业产业园区,使农药行业得到保护性发展。(农资导报)
 
  4、企地协同推进“油头化尾”
 
  全国人大代表,大庆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康志军:面对原油生产递减的客观实际,大力发展石化产业、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实现“以化补油”是大庆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一是支持建设“百年油田”和“大庆建设石化产业基地”,推进地企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国家在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产业转型升级示范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在延伸“化尾”产业链条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推动发展精深化工产业,更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国化工报)
 
  5、科学调整化工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统计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兆林:目前,国家及地方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耗强度“双控”指标管理。以能源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生产规模和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石油化工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国家建立更加科学的能源消耗“双控”考评体系,将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量不列入作为“双控”指标之一的能源消耗总量统计范围,为以能源为原材料的化工企业发展壮大松绑。(茂名日报)
 
  6、化工园区准入应加强企业风险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张明森:应该打破现有的区域化园区管理观念,做好园区分类型分级规划,摸底全国的化工园区建设情况,按照危险性、管理难度、准入标准等统筹规划,做到全国一盘棋。“现在化工园区的准入标准多为企业资产多少,应该改为企业风险高低。”(中国应急管理报)
 
  7、让农业生产者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斌: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两点,一是技,二是人。现在国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但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风险很大。希望国家能对这一农业生产者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让他们享受到政策红利,鼓励他们去开创中国农业更好的未来。(农资导报)
 
  8、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中韩石化炼油二部班长马少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疫区公众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恐慌,甚至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随着疫情的发展而增长,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和不足。建议一是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二是多渠道 、多方式普及应急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这是应对危机、尽快控制局势的重要手段。(中国化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证061057号